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6:0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5:27
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阶段,存在着“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说法。当然,这种观点带有中原地区诸侯的偏见。比如对于西北地区的秦国,就在春秋时期不受中原诸侯的待见,乃至和西戎混为一谈。其中,在秦穆公时期,因为秦国被中原诸侯国鄙视,秦穆公为了获得百里奚等人才可谓大费周章。就算到了战国前期,秦孝公愤然喊出“诸侯卑秦,丑莫大焉”。那么,春秋到战国前期,为什么秦国被中原诸侯瞧不起呢?
首先,在春秋战国时期,决定一个诸侯地位的根本因素,是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当然,在国力之外,爵位、跟周王室的关系、地理位置等因素,也在影响一个国家是受周边国家尊敬还是鄙视。但是,进入到春秋时期,宗法制和礼乐制日益崩溃,而周天子地位的下降,根本原因就是自己*、军事、经济实力的下滑。对于秦国来说,也曾在春秋时期完成了一个阶段的霸业。
在齐桓公和管仲相继去世后,中原诸侯暂时缺乏一个霸主级别的人物。彼时的晋国在晋献公去世后,随即陷入到长期的内乱中。在此背景下,秦穆公一方面对西戎用兵,扩地千里,成为当时西北地区的一大强国。同时,因为辅助晋国国君即位,秦穆公在拥有晋国这个盟友后,得以向中原地区施加影响力。但是,在秦穆公去世后,一方面是秦国自身国君的平庸无作为,另一方面晋文公之后的晋国实力强大,此消彼长之间,晋国死死压制了秦国。由此,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小,秦国成为中原诸侯眼中的弱小国家。由此,自春秋到战国时期,也即秦孝公推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只在秦穆公在位期间拥有匹敌中原强国的实力,其他的大部分时间里,秦国在实力上被中原视为弱小的国家。由此,自春秋到战国时期,也即秦孝公推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只在秦穆公在位期间拥有匹敌中原强国的实力,其他的大部分时间里,秦国在实力上被中原视为弱小的国家。
除此之外,还存在以下几点因素:一是秦国和战国时期的赵国来自统一祖先,都曾经是商纣王的手下,而秦人之所以能获得一块土地,是因为给周王室养马有功,后来因为勤王有功,进而镇守西北边境。相对于晋国、鲁国、郑国、齐国等国家,秦国的出身不是太高。并且,秦国的真正存在感是从西周末年开始的,在资历也不如西周初期乃至更早建国的诸侯国。
最后,在地理位置上,秦国不仅远离黄河中下游这个中原核心区域,而且因为晋国的长期围堵,始终无法和中原诸侯进行长期、稳定的交流,在文化、经济、*等方面自然落后于中原地区。在这一点上,秦国的部分风俗保留了西戎的习惯,也容易让中原诸侯国瞧不起。当然,在秦孝公时期,面对魏国等中原国家的欺凌,秦国终于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商鞅变法,并最终由秦始皇统一了天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5:27
秦起初不是国,是一群为周天子放牧的养马人,之后因为立下大功才立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5:28
大禹治水的时候,有四大家族——他们分别是大禹(水利*)、子契(文教*)、后稷(农业*)、伯益(林业*)。这四个人后来分别成为了夏、商、周、秦四个朝代的祖宗先人。他们四人都有伟大的不同凡响的诞生经验,大禹据说是他妈妈吞了薏仁而怀上了他(当然另一个说法是他爸爸“鲧先生”临死做剖腹产生下了他)。子契则是他妈妈吃鸟蛋而生下的,所以是鸟蛋之子,东夷人。后稷则是妈妈踩了外星人的巨大脚印而怀孕的,华夏人。伯益的妈妈没吃什么东西,不过他奶奶吃过鸟蛋,吃完生下的他爸,也是东夷人。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又助舜训练鸟兽,舜赐姓嬴。
后来伯益后裔造父为周穆王御马平定徐偃王之乱有功,穆王以赵城封造父,从此造父族为嬴姓赵氏周孝王时期,造父堂玄孙大骆的庶子非子,善养马。犬丘人将其事告诉周孝王,孝王召见非子,让其在渭水之地为周王室养马。非子精心牧养,繁殖甚多,孝王大喜,欲废大骆嫡子成,让非子做继承人,遭到成的外祖父申侯坚决反对。于是,孝王既不废成的继承人地位,又赐非子为周的附庸(周制,封地方圆不足50里者为附庸)。——最早的时候只是附庸,既不是诸侯,也算不上卿和大夫。
秦襄公,开始封爵,——伯爵。在卫武公和晋侯之下....爵位属于第三等。
(西周时代称伯的诸侯,多为文献记载较少的小国之君,有的是畿内封君,如荣伯、井伯、杜伯、单伯、散伯、徵伯、过伯、夷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