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3: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9 10:21
许多人在谈到何姓源流时,常提到历史上的何国。有人撰文说历史上的何国不止一个,但从我们目前查到的史料来看,名为何国的,只有隋朝属国之一的“屈霜你迦”。
历史上的何国在哪里?据《隋书·西域传》记载,何国,译为“屈霜你迦”,又译为“贵霜匿”,位于康国与安国之间,隋朝的众多属国之一,是连接东西粟特的枢纽。唐朝时期,何国叫贵霜州,故地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西北方。唐高宗永徽时,以其地为贵霜州,任何国君为刺史。
网络图片。
何国是昭武诸国之一,曾一度属唐朝管理,史称昭武九姓。《隋书·西域传》说:“何国,都那密水南数里,旧是康居之地也,其王姓昭武,亦康国王之族类,字敦”。《大唐西域记》作屈霜你迦国。《新唐书·西域传》说:“何,或曰屈霜你迦,曰贵霜匿,即康居小王附黑城故地。城左有重楼,北绘中华古帝,东突厥、婆罗门,西波斯、拂?等诸王,其君旦诣拜则退。贞观十五年,遣使者入朝。永徽时上言:‘闻唐出师西讨,愿输粮于军。’俄以其地为贵霜州,授其君昭武婆达地刺史。遣使者钵底失入谢。”
史载,贵霜帝国衰亡之后,至隋唐时,其故地之北的康居出现了所谓“昭武九姓”。据《新唐书·西域下》记载:“康者??君姓温,本月氏人。始居祁连北昭武城,为突厥所破,稍南依葱岭,即有其地。枝庶分王,曰安、曰曹、曰石、曰米、曰何、曰火寻、曰戊地、曰史,世谓‘九姓’,皆氏昭武”。
“昭武”之名来源于河西走廊的昭武城(今甘肃),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匈奴崛起以前居于河西走廊、祁连山的古代游牧民族),公元前二世纪为匈奴所败,西逾葱岭,支庶各分王,以昭武为姓。昭武原为月氏国都,其人西迁,国都之名亦随之西移。昭武本义即京城。昭武九姓居民主要务农,兼营畜牧业。昭武九姓人善经商,和中国通商很早,唐代在中国的外商,以昭武九姓人最多,其中又以康国人、石国人为主。
昭武九姓的何国人都姓何吗?《隋书·西域传》明确指出:“何国??旧是康居之地也,其王姓昭武,亦康国王之族类”。就是说,何国人不姓何,康国人也不姓康。康国的国君姓温,后分出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世称“九姓”,皆氏昭武。康国是九姓国的宗主国。唐代,康国人不断拥入中原并逐渐被汉化,于是,他们便以国为姓,改为汉姓“康”。安、曹、石、米、史、何等国也同康国一样,进入中原后均以国为姓,且被汉化。
何国人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原的?据史料记载,从南朝梁代开始,中原就有来自西域的何国人。隋朝就有何国人经商而定居四川郫县,他们的后裔已经在隋朝为官,而且都用汉姓何,如音乐家、哲学家何妥,著名工艺家、建筑家何稠等,其祖上都是西域人。唐中叶后,何国*量拥入中原居住,或经商,或为官,或为僧。宋代僧人惠洪的《冷斋夜话》卷九记载这样一件事:唐代龙朔年间,有异僧名僧伽者游江淮间。有人问:“汝何姓?”僧伽答:“姓何。”又问他是“何国人?”回答“何国人。”李邕据此为僧伽作碑云:“大师姓何,何国人。”惠洪说罢这件事,掩卷笑道:“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耳!”其实,“痴人说梦”的不是别人,正是惠洪自己。因为僧人惠洪不知道隋唐时期有一个西域城国叫“何国”,何国与汉地有来往。西域僧人多以国名为姓,如安世高是安国人,康僧会是康国人。所以僧伽来自何国,自称姓“何”,就不足为奇。
既然昭武九姓的何国人原本并不姓何,为什么进入中原后都改姓何呢?强哥认为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被改”。“何国”的国名应该是中原“音译”出来的。历代的《西域记》都是中原人编撰,故西域各国名应该是音译,比如何国的“何”,西域人或读“火huo”音(第二声),与“何”音近,所以译为“何”。后来的许多少数民族改姓“何”,大都也是因为“音近”而改。
二是“自改”。隋唐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对西域各国已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不仅国家称臣进贡,其国人也纷纷到中原谋生、找工作、考功名。何国人也是如此。何国人到中原或商或官或僧,为方便交流方便工作而取一个汉姓。何姓为华夏旧有之姓,何国的国名中的“何”字或发“火huo”音,与“何”音近,故取汉姓最简便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按读音直接改成“何”。这样在何姓的族群中,又多了一支来自西域少数民族何姓人。他们进入中原后,涌现不少名人,如上述提到的隋朝何妥、何稠外,唐朝的安史部将何千年;河北藩镇中有魏博节度使何进滔、何弘敬、何全皋祖孙三人,中唐时宫廷侍卫中的神策军将领何文哲等,都是昭武九姓的何国人或其后裔。虽然这支何姓人中后来有人被“封”或自称为庐江何氏,但实际上他们与“韩改何”没有关系。(2017-8-11)
文/强哥说何
近来发现,强哥在今日头条《强哥说何》发表的部分原创文章,被一些人抹去作者而署上自己的名字(网名)发表于其他媒体上,或假借作者授权其发表。强哥除在今日头条/头条号发出,并由今日头条推荐外,未授权其他作者发表。转载者请标明出处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