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5:41
共8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03:32
常见症状
本病由于病理性质的类型不同,而临床表现或有差异,但主要以便血、粘液便或便秘、腹痛、腹泄为常见症状。大肠腺瘤症状大肠腺瘤常无任何自觉症状,而是在结肠镜检查或X线钡剂灌肠时偶然发现。大便带血或粘液血便是其多见症状,每次排便均见,并不与粪便混合,或在粪便表面;血色鲜红,量不多,夹有粘液,有时忽然大量出血;长时期慢性失血可导致贫血。位于直肠的较大腺瘤可以引起大便次数增多或*有下坠感,很低的腺瘤大便时可脱出肛外。在个别情况,结肠腺瘤有可能引起肠套叠、腹绞痛。儿童型息肉症状儿童型息肉以便血、腹泻、息肉脱出或腹痛、贫血等症多见,有时还可并发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其血便色泽鲜红,附于粪便表面,不相混杂,出血量一般不大,甚似内痔出血。
家族性息肉病症状
家族性息肉病,早期可完全无症状,出现症状的年龄平均约20岁左右;其临床表现亦主要是大便带血、便次增多或解稀便,常有较多粘液便;有的病人排便时可见大小息肉脱至*。此外,患者还可有不同程序的腹部不适,以及疲乏、无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04:50
你好!结肠直肠息肉症状比较常见,结直肠息肉如果较大,经常受到粪便摩擦,可使其粘膜糜烂,粪内有血液和黏液,表现的症状为大便血色鲜红,血量不多,混有黏液,血多在粪便表面,若出血量大,或出血日久,可引起消瘦、贫血,息肉较大时,也可出现里急后重、便秘、*流出较多分泌物等症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06:25
肠息肉
从广义上来讲,任何突出于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都可称为息肉,但一般所指的息肉,仅仅是粘膜局限性隆起。应该说,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不是癌肿,不会危及生命。它可小至芝麻、绿豆,直径仅几毫米,也可大至核桃,直径有2—3厘米,数量从1个至数个不等。从形状上来说,有有蒂息肉、亚蒂息肉\广基息肉之分。
平时最多见的息肉是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前者与大肠炎症反应有关,后者则由于结肠粘膜表面细胞更新的不平衡引起。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对腺瘤性息肉,我们必须有所警惕,它一般不会自行消失,如果长久存在于肠腔内,则有恶变的可能。因此,检出息肉和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进行全结肠镜检查。得了炎症性息肉,一般无须特殊处理,每隔1—2年作一次结肠镜随访即可。小的腺瘤性息肉,可通过肠镜下电凝方法直接切除,较大的有蒂息肉(一般直径大于2厘米),可在肠镜下先用金属钛或尼龙线结扎其根部,然后用电凝切除,病人无须受开刀之苦。
大肠息肉
突出于粘膜面、呈球形或卵圆形根部有蒂的肿块称为息肉(polyp)。大肠息肉是常见的一类良性肿物,其中有的属于粘膜的增生性改变(如增生性息肉),有的属于腺瘤(如腺瘤性息肉,乳头状息肉)。后一类与大肠癌的关系密切,有重要意义。
1.腺瘤性息肉:
较为常见。其中大约有75%发生在直肠及乙状结肠。此型发生癌变者并不多见。
2.乳头状腺瘤,少见,常单发,此型腺瘤的癌变率高于腺瘤样息肉。
3.结胞多发性息肉病,
呈家族性发生,故又称家族性息肉病.临床症状均为腹痛、腹泻及便血。家族性息肉病易于癌变,据报导常在出现息肉症状大约15年后发生大肠癌。
上述三种息肉均为腺瘤性质,此外还有一些非瘤性息肉,主要者如下。
增生性息肉:较为常见,体积较小,属粘膜增生性改变。增生的腺体规整,有旺盛的粘液分泌但无瘤样改变,可自行消失。
炎性息肉;较为少见,一般常可以自行消失,不发生癌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08:16
直肠息肉是泛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其病理性质不一,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结果,从肉眼观察大体相似。
病因:
(1)
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直肠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特别是细菌和胆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
(2)
遗传因素: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
(3)
炎症刺激:直肠粘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肠粘膜的息肉生成,这是由于肠粘膜的炎症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愈合之后,导致疤痕逐渐收缩,形成息肉状,又由于慢性炎症刺激,致腺体阻塞,粘液储留而发病。
(4)
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粪便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肠粘膜上皮,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直肠粘膜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症状:
(一)便血出鲜血、量不多,常染在粪便表面,当炎症时,有粘液血便,腹泻和里急后重等症状。
(二)直肠肿块位于直肠下端的带蒂息肉,可在排便时脱出*外,呈鲜红、园、樱桃状,便后可自行复回。无蒂息肉需经肛指和*镜检查才能发现。
(三)肛指与内镜检查可触及单个或多个带蒂息肉或广基息肉,前者活动度大,后者较固定,息肉园形,柔软,若息肉变硬,表面高低不平,固定肠壁,可能有癌变。为明确性质,取活体组织。
(四)钡灌肠
有助于了解息肉分布情况。
治疗:
1、电灼切除
在直肠镜可及的范围内,无法从*切除者,可经窥镜放圈套器套住蒂部予以电灼切除。息肉作病理检查。广基的息肉电灼不安全。
2、经*切除
可从*内取出的息肉,用*镜或扩肛器扩开*,钳子夹住息肉,在基蒂部用丝线结扎,切除息肉。广基的息肉切除后,粘膜的创面要予以缝合。
3、开腹手术
息肉位置高,无法用上述方法治疗,需要在硬膜外麻醉下开腹切开直肠前壁切除息肉。已癌变的要按直肠癌治疗。对多发的家族性息肉病,根据直肠内息肉的分布决定能否保留直肠;可行直肠切除或直肠粘膜剥脱,经直肠浆肌鞘行回肠肛管吻合太等。
4、其他
炎性息肉可采用抗生素、激素保留灌肠治疗。
预防:
1、及时治疗*内外痔、肛漏、肛裂、肛窦炎及慢性肠炎等疾病。
2、保持肛周清洁卫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10:24
直肠息肉的病变原因是直肠黏膜向直肠腔内突起造成的,早期的时候不太容易被发现,一般有如下症状,大便表面带血,呈现鲜红色,像这种情况一定要和痔疮区分开。还会有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有可能会引起腹泻或者便秘,排便的时候会有疼痛的感觉。引起直肠息肉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情况下有饮食不健康,遗传原因、异物刺激等。直肠息肉早期比较容易根治,所以要早发现早治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12:49
肠息肉一般都会有一定的症状表现,了解了症状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如果早期体积小,一般没有症状;如果出现了大便习惯改变、便血、急性腹痛、大便性状异常、接触脱垂等情况,都要考虑是否为肠息肉,最好去医院做个肠镜检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15:30
有些人会因为一些消化症状就诊,从而发现肠息肉,一般是偶然的,与疾病不一定有直接关系,,视息肉的形态决定下一步治疗,有时医生会建议切除,主要目的是防止癌变,有一部分人在切除息肉后会症状缓解,一部分人还需继续就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18:45
肠息肉由于病理性质的类型不同,而临床表现或有差异,但主要以便血、粘液便或便秘、腹痛、腹泄为常见症状。
治疗时以中医为主,西医为普,1.5cm内的息肉,用息福欣,这类软坚化结和清热解毒的药物,可以调理患者的整个胃肠功能并生降气机,帮他软坚化结,可以明显地减少肿瘤的复发和息肉再长。
太大的息肉(1.5cm以上),中西医结合最好,先切除,然后在服用这种药物,消除息肉病灶,避免息肉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