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0:3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3:04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原文:
小松
【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松》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扩展资料:
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果能识别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
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见识,所以诗人感叹说: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作栋梁之才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诗情与哲理,幽默和严肃,在这首诗里得到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松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4:22
唐代诗人杜荀鹤所作的《小松》,全诗译文如下: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全诗原文如下: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诗人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大顺进士,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出身寒微,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就如埋没深草里的“小松”,诗人由此创作此诗来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
首句“自小刺头深草里”写小松刚出土,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锐不可当。“刺”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写了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5:57
渐:逐渐,一点一点地
凌:超出,高于
始:才,开始
道:说,称
小松
作者: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①。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首高②。
译文:
高大凌云的松树,在其幼小时,长在茂密的草丛里,跟小草荆棘差不多,所以不为人所认识,所看重。真到它们长成参天大树,人们才看得见,才说其高。
题解:
诗人借此说明:卓有才干的人,当其才能还未显露出来时,往往不会为人所赏识;待到取得成功,一鸣惊人,人们才刮目相看,称赏不己。这从侧面批评了对待人才问题上的世俗眼光。
注释:
①、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苗。蓬蒿:蓬草,蒿草。泛指杂草。
②、凌云木:指长高大了的松树。待:等到。始道:才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7:48
唐代诗人杜荀鹤所作的《小松》,全诗译文如下: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全诗原文如下: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9:56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