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3:4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4:49
这是庄子的思想.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逍遥.
物与我同在,我就是物,物就是我.大和小,生和死,贵还是贱.都是人类自己找来的规矩.谁对谁错,谁生谁死.生该生,死该死.是和非、大和小也都是处在转变之中.就好像到底”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是因为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所以我真的死了吗?不一定,物我两忘,死的不一定是我.我真的对了吗?也不一定.你也不一定错.所以庄子说“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意思是说忘掉死生忘掉是非,到达无穷无尽的境界,因此圣人总把自己寄托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之中).
在这里庄子提出的这种哲学思想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消极就不说了,看《齐物论》好好体会一下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4:49
庄子《齐物论》的延伸思想。庄子在万物一齐的总体思想框架下,又分出齐物我、齐有无、齐是非等分支思想。
”齐物我“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属于价值观的范畴,用直白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到“无我”(不是“丧我”),我如万物,万物如我,可以理解为自尊、爱人。带着强烈唯心色彩,不过价值这种东西本来就是用心去理解的。。
”齐是非“属于认识论范畴,是非之争缺乏判断的客观标准,所以要“齐”,这里的齐是“看齐”,不是说要混淆是非,而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这样的两种人是无法进行沟通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非也是没有意义的。而同一个人因为时间空间、体验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是非判断。所以要对”是“与”非“有等同的态度,不厚此薄彼。
古时候修道的人,以恬静涵养智慧。智慧生成而不外用,称为以智慧涵养恬静。智慧与恬静相互涵养,而和顺便在心性中养成,德就是和;道,就是理。德与一切相容,就是仁道与一切和顺,就是义;义明而与物亲,就是忠;内心朴实而归于情,就是乐;行为忠信而和乎自然,就是礼。礼乐遍行,则天下大乱。他人的德性本来是纯正的,而却要他人接受自己的德性,德性是不能施加在别人身上,强行施加就会使人失去自然的天性。 上古之时,于混沌蒙昧中,相处一世都很淡漠。在当时,阴阳和顺而宁静,鬼神互不相扰,四季和乎时令,万物不受伤害,各种生物不夭折,人们虽然拥有博大精深的智慧,却无可用处,这就叫完美纯一。当时,人人无为而合乎自然。 等到道德衰败,到燧人氏和伏羲氏开始治理天下时,民心虽然顺从,但已无法归完美纯一的境界。道德又衰败,到神农和黄帝开始治理天下时,天下虽然安定,但民心已不顺从。道德继续败坏,到了陶唐氏和有虞氏开开始治理天下时,大兴教化之风,扰乱破坏了淳朴的民风,背道而行,危害道德,然后舍弃天性而顺从心机,彼此以私心相互窥测,天下不能安定,于是便附加粉饰,夸阔比富,粉饰毁坏淳朴的本质,比富淹没天然本性,于是民心开始惑乱,无法返归恬淡的性情而恢复本初。 由此看来,世事败坏道,道败坏世事世事与道相互败坏,有道的人怎么复兴世事,世事又怎么复兴道呢?道无法复兴世事,世事无法复兴道,即使圣人不在山林中,他的德行也要隐匿了。 隐匿,却不是自己隐匿。古代所谓的隐士,并不是隐伏身体不见人,并不是闭口不言,也不是藏其智慧而不显露,而是与世运大相背离,不用心智来困扰心性,自处而返归自然的本性,自己又何需有所作为。道本来就不是小行,德本来就不是小识。小识伤德。小行伤道。所以说,匡正自己就可以了。保全内心纯朴的心性就叫得志。 古代所谓得志者,并非指*厚禄,而是指无以复加的快乐。现在所说的得志者,指的是*厚禄。*厚禄在身,并不是性命所固有的,而是同外物偶然而来,寄托一时而已。寄托的东西来时不可抵御,去时不可挽留,所以不要为*厚禄而恣纵心志,亦不可为贫穷而趋炎附势,两者同样快乐,无须忧愁。所以不要为了追求外物而葬送了自己,受世俗影响而丧失了本性,此为倒置之民。 欲求得超然物外之道,需缮得无求之性,此为大道所成之根基,万物生源之始成。(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