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7: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6:17
汤显祖对《牡》剧有一篇二百多字的题词。除了简述剧情外,题词只谈了一个“情”字,即人的真正感情。他的观点十分明确,他所要表现的主题就是:“第云理之所必无,安听情之所必有邪!”
通观全剧,我们会发现,汤显祖所说的战胜天理的“至情”确实无往而不在,但是通过“情”的“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为情而死,为情“复生”,读者还看到一些其他的东西。正如音乐会引起不同出身、经历、修养的人们的不同想象一样,作品的客观效果并不是作者可以完全预料得到的,甚至可能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果戈理曾说:“内在的意义面一关于作品中的思想表达一一总是在后来才理解到的。它寓于形象,分散于形象中……。只有把它们加在一起之后,你才会得到形象创造的总和及意义。”因此,让我们通过对形象和形象间的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主人公的命运的分析,认识一下《牡》剧更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
在剧本的开端,我们见到的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典范家庭。父亲杜宝是西蜀名儒,“念遍的孔子诗书”,识得“周公礼数、治国齐家似乎颇有章法,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派。母亲是旧家后裔、对丈夫唯命是从,对女儿绳之以“三从四德”,行止无不符合礼教,按中国封建社会的标准,是极为贤德的一位夫人。这个家庭,对于杜丽娘,简直就是一所礼教学堂。
在这所学堂中,杜丽娘受到“良好”的封建教育,连白天打瞌睡都受到禁止,因为不合“四德”。十几年的封建教育,使杜丽娘成为一个恭顺、孝敬、能诵男女《四书》的淑女,德、言、容、工无不具备。然而,“人”的*并没有在杜丽娘心中泯灭,她的四德建立在并不牢靠的思想基础上,被压抑的要求一一对幸福的渴望,对个性自由的幻想,随时要表现它们自己,在她“打的秋�画图”,搨的“鸳鸯画谱”中,我们可以隐约地看出这种追求。
剧情就从杜丽娘的父母要加紧对女儿的管束,而杜丽娘的“人”的本性要求发展这对矛盾中展开。
杜宝为杜丽娘请了教书先生,要她学习“后妃之德”,以便“他日到人家,知书知礼,父母光辉”。杜丽娘当时一口应承。但是,开学第一课“关关雎鸠”,就在她心灵深处搅起了波澜,并促使她采取了也许是生平第一次的反抗活动:游园。看起来,这是一个笑话:讲授《诗经》,培养“后妃之德”的企图,引起的却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但这一矛盾的现象却从另一个侧面向我们揭示了杜丽娘深深的寂寞和她寻求同情、寻找幸福的迫切心情。
游园,促进了杜丽娘思想的转变。游园前,杜丽娘在镜中看到自己的美貌,只是自怜:“恰三春好处无人见”,当她置身于蓬勃的春色之中,置身于“成对莺燕”、“姹紫嫣红”、“良辰美景”之中,她麻木的感官复苏了,她的青春被唤醒了,不由得“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此时此地,再想到镜中映出的如花美貌,杜丽娘的感情产生了一个突变,她开始怨了,她唱道:“可惜要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这衷怀那处言”。这个具有“良好”封建教养的姑娘朦胧地感到自己的生活是不正常的,人世间还有更美好的东西。
接下来的戏中,杜丽娘的“情”迅速地发展起来,她同封建礼教的矛盾也因此尖锐起来。杜丽娘先是在梦中与理想的爱人相恋,继之/又不顾母亲的阻挠,独自溜入花园寻梦,寻梦不着,便废寝忘食地苦苦思念,这一切虽然是在暗中进行的,只是一个年青妇女的软弱的、静悄悄的反抗,但却说明封建礼教已不能束缚杜丽娘的感情,她在思想上已冲出了礼教的牢笼。同时,也预示了杜丽娘的结局:毁灭。因为她的思想已发展到与整个封建制度不能相容的程度了。
杜丽娘的反抗是如此软弱,以至于杜宝对此只是置之一笑。杜母虽然有所察觉,也试图重束女儿的身心,无奈规劝无效,找婆家的建议又遭到杜宝的拒绝,只能眼看着杜丽娘发展下去。
杜丽娘在“情”与“理”的矛盾斗争中,苦苦挣扎了几个月,终于不敢向封建礼教公开宣战,不能解决自己的人性要求与社会伦理准则之间的矛盾,抑郁而死。这种死是当时无数受封建理学*的青年妇女的共同命运,是时代造成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时代还处于“旧秩序是世界先在的权力,自由还只是个人的理想的时候……旧秩序还相信自己的合理性,而且不得不相信的时候。”但同时,一度是浑然一体的、似乎是无懈可击的封建家庭竟然出现了叛逆,严密的封建堤防上,出现了致命的蚁穴,这又不能不说是封建理学的一大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