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3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6 21:47
柿饼、柿子都是中秋时的应节食品,但是多吃会伤身。近日,一专科医生说,曾有一名女病人一次连皮吃下近四个柿饼,一周后出现像怀有近八个月身孕的肚胀及连续呕吐情况,检查后证实是因柿饼皮产生肠胃结石导致急性肠塞,又叫“柿石病”,需进行剖腹手术。
现在正是柿子上市的时候,爱吃柿子的人切莫多食
疑问吃柿子会得结石病?
秋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在郑州的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卖水果的,推着满车金灿灿的柿子沿街售卖。价钱也不贵,几块钱就可以买上一大兜,香甜可口的柿子*着人们的胃。
柿子不但好吃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钙、维生素C、胡萝卜素、糖、蛋白质及铁、碘等微量元素,补充身体所需。柿子性味甘涩、微寒无毒,可清热润燥、化痰止咳,主治咳嗽、烦热口渴、吐血和口疮等病症。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柿乃脾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咳、止血之功效。”
柿子好吃但不是对人人都有益。近日,爱吃柿子的周女士打来电话问:“我听说吃柿子会得胃结石,是真的吗?我爱吃柿子,有时候吃得多了,胃部会有一些不适症状,这是不是胃结石?”“大量、过度食用柿子,可以形成柿石病,但是并不常见。”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马应杰说,“无论吃什么东西都不应该过量,过量就会加重肠胃负担。”
专家秋季是柿石病高发期
“柿子高产的地方的人和特别爱吃柿子的人,有可能得柿石病。临床上见过这样的病人。”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黄书亮说。
黄书亮介绍,柿石是胃结石中最常见的一种,去年秋天他就接诊过这样的患者,很多人因空腹或一下子吃太多的柿子而引发“柿石”。一般在柿子快下市的季节,是“柿石病”的高发季节。“柿子里面含有鞣酸与果胶,遇到胃酸后发生凝结,和胃内脱落的上皮、黏液及食物残渣,特别是纤维素胶合在一起就形成柿石。”黄书亮说。
胃石开始时很小,一旦形成了一颗“核心”,又不能从胃中排出,胃石就可能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容易造*胃黏膜的糜烂、溃疡,甚至出血。患病后,常有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
提醒老年人更要少吃柿子
黄书亮说,从临床看,年龄偏大的人,消化功能减退,多食易得柿石病。空腹也不要多吃柿子。
有的人觉得吃柿子的时候带柿子皮吃更有味道,其实这种吃法不科学。因为柿子中的鞣酸绝大多数集中在皮中,在柿子脱涩时,不可能将其中的鞣酸全部脱尽,如果连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结石,尤其是脱涩工艺不完善时,其皮中含的鞣酸更多。
此外,柿子不要与含高蛋白的蟹、鱼、虾等食品一起吃,中医学中,螃蟹与柿子都属寒性食物,故而不能同食。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含高蛋白的蟹、鱼、虾在鞣酸的作用下,很易凝固成块,形成胃结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6 21:47
柿饼空腹吃会造成腹胀和肾结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6 21:48
不宜多吃,吃多了会胆结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6 21:48
会,空腹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6 21:49
1.螃蟹.柿子同食腹泻
2.白酒.柿子同食胸闷
3.红薯.柿子同食得结石
柿子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钙、维生素C、胡萝卜素、糖、蛋白质及铁、碘等微量元素,具有清热、润肠、止血、降压的作用,对高血压、大便秘结、痔疮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民间用柿子疗疾的吃法很多。生食柿子就有润肺祛痰、健脾、止咳、止血、解毒的作用。如果发现高血压患者有中风的预兆时,以鲜柿榨汁,每日用汁半杯,用米汤调服,即具急救之功效。
柿子还有美容减肥的特效。常食鲜柿子,可以养颜、治疗黄褐斑。用一个青柿子与30克桑枝一起用水煎,每天喝1-2次,则有减肥的功效。把鲜柿加工成柿饼后,每天吃3-5个,则有美容去斑的奇效。
柿子虽好吃,但也有食用的禁忌。进食柿子后,特别是空腹进食较多,如一次超过3个,又是未成熟、未去皮的柿子,便易在胃内形成团块,既不易消化,又不能通过幽门从胃中排出,容易形成胃柿结石。具体来说有“八不宜”:未成熟的柿子不宜过多食用,空腹时不宜食柿,过度劳累、疲乏时不宜食柿,不宜同食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等食物,患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不宜食柿,胃大部切除后不宜食柿,糖尿病人不宜食柿,食柿应尽量少食柿皮。
吃柿子虽然有很多好处,但有几点需要提醒:
空腹不能吃柿子
因柿子含有较多的鞣酸及果胶,在空腹情况下它们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块,如果这些硬块不能通过幽门到达小肠,就会滞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石,小的胃柿石最初如杏子核,但会愈积愈大。如果胃柿石无法自然被排出,那么就会造成消化道梗阻,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呕吐、甚至呕血等症状,曾在手术中发现大如拳头的胃柿石。如果胃“有底”的话,就可避免胃柿石的形成。
柿子皮不能吃
有的人感到吃柿子的同时咀嚼柿子皮比单吃柿子更有味道,其实这种吃法是不科学的。因为柿子中的鞣酸绝大多数集中在皮中,在柿子脱涩时,不可能将其中的鞣酸全部脱尽,如果连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尤其是脱涩工艺不完善时,其皮中含的鞣酸更多。
不要与含高蛋白的蟹、鱼、虾等食品一起吃
中医学中,螃蟹与柿子都属寒性食物,故而不能同食。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含高蛋白的蟹、鱼、虾在鞣酸的作用下,很易凝固成块,即胃柿石。
糖尿病人勿食柿子中因含10.8%的糖类,且大多是简单的双糖和单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即属此类),因此吃后很易被吸收,使血糖升高。对于糖尿病人而言,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者更是有害的。
适可而止
柿子中的鞣酸能与食物中的钙、锌、镁、铁等矿物质形成不能被人体吸收的化合物,使这些营养素不能被利用,故而多吃柿子容易导致这些矿物质缺乏。又因为柿子中含糖较多,所以人们吃柿子比吃同样数量的苹果、生梨更有饱腹感,从而会影响食欲,并减少正餐的摄入。一般认为,不在空腹的情况下,每次吃柿子不超过200克为宜。
吃后漱口
柿子含糖高,且含果胶,吃柿子后总有一部分留在口腔里,特别是在牙缝中,加上弱酸性的鞣酸,很易对牙齿造成侵蚀,形成龋齿,故而在吃柿子后宜喝几口水,或及时漱口。
现在市场上有一些看上去很诱人的、红红的柿子,但吃起来一点也不甜,它们很可能是用激素催熟的。因为从外表上很难区别,所以建议你先买一个尝尝,再决定是否需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