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8 09:38
守道的意思是坚守某种道德规范。防守之道。
引证解释
坚守某种道德规范。
引《左传·昭公二十年》:“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韪之。”
《后汉书·桓帝纪》:“杜绝邪伪请托之原,令廉白守道者得信其操。”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君子当守道崇德,蓄价待时。”
唐岑参《送费子归武昌》诗:“勿叹蹉跎白发新,应须守道勿羞贫。”
宋王禹偁《殿中丞赠户部员外郎孙府君墓志铭》:“而公守道退默,未尝自陈,竟以列庶僚,典远郡而终身焉。”
守道
分守道,官职名。简称“守道”。清代道员的一种,由各省布政使派驻于一定的府州地区,一般是三至四个府州,协助布政使掌理该地区钱谷,督课农桑,考核官吏,简军实,固封守。
后来成为督抚以下、府以上的一级地方行政长官,无固定员额,秩正四品。分守道在清初亦称参政道或参议道,乾隆十八年(1753)废参政、参议之衔,专设分守道。其下属官有库大使、仓大使、关大使等杂职*,均是因地设置,未必全置。参见“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