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中国古代的所有称谓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54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7:28

中国古代称谓:

1、宗族称谓

祖上:最早的祖先称为始祖。后世的皇帝一般以他们可知的祖宗作为始祖,如宋朝以僖祖作为始祖。后世的人在修家谱、作家传时,也往往喜欢攀附古代的名人为自己的始祖。如曹操、曹植、曹睿祖孙三代就分别把曹振铎、姬姓、虞舜称作曹氏家族的始祖。

太祖:始封之君也就是王朝的建立者为太祖。如三国魏以曹操为太祖,唐以李渊为太祖,宋以赵匡胤为太祖,明以朱元璋为太祖,清以努尔哈赤为太祖。太祖是一朝的开国之君,所以他的太庙百世不迁。

祖宗:是对始祖及先世中有功德者的尊称。从我国汉代开始,凡是创业的国君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为祖,如汉称刘邦为高祖,唐称李渊为高祖等等。凡是有功德的帝王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称为宗,如汉称文帝刘恒为太宗,唐称李世民为太宗等。

嫡子:古代把正妻所生的儿子称作嫡子。同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嫡子有继承父亲地位的权力,在社会地位上远远高于庶子。

庶子:古代把妾所生的儿子称作庶子,庶子的地位比嫡子低,不能承奉祖庙的祭礼和承袭父祖的地位。

2、亲属称谓

梓童:皇帝对皇后的称呼。

夫人: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近代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

荆妻: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又谦称荆人、荆室、荆妇、拙荆、山荆、贱荆,有表示贫寒之意。

糟糠:形容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内人:过去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书面语也称内人、内助。尊称别人妻称贤内助。

曾孙:孙之子。

玄孙:曾孙之子。

来孙:玄孙之子。(下五世指从本位起,下主立孙)

世父 (伯父) : 父之兄。

叔父:父之弟。

世母 (伯母) :世父之妻。

叔母(婶) :叔父之妻。

中表(姨表):姨之子女。

从舅:母之从元弟。

从母兄弟、从母姊妹(姑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妹):母之兄弟姊妹子女。

外舅(岳父、岳丈、丈人、泰山、岳翁):妻之父。

外姑(岳母、丈母、泰水):妻之母。

3、皇族称谓

皇帝:中国在公元前22重年,秦王羸政统一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称“始皇帝”,从此历代封建君主都称皇帝。

万岁:皇帝的代名词,一种说法认为在朝贺时对君主经常使用,久而久之,便成了皇帝的尊称;另一种说法认为是从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登华山后,由他开始用“万岁”自称,而相沿下来的。

皇后:皇帝的正妻称皇后。秦汉以后历代沿称。

太上皇:帝王尊其父为太上皇;历代皇帝传位于太子,并自称太上皇;天子之父参与国政,称太上皇帝。

皇太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秦汉以后历代沿称。

皇太子:皇帝所指定的继承人,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常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清代自雍正以后不立皇太子。一般称预定继承君位的长子为“太子”。

贵嫔:妃嫔的称号。汉元帝时始置,原为妃嫔中之第一级。自魏晋至明均设置,但地位已经下降。

昭仪:妃嫔的称号。三国魏文帝时始置,仅次于皇后,晋及南北朝多沿置。

贵妃:妃嫔的称号。南朝宋武帝时始置,位次于皇后,自隋至清多沿置。

世子:帝王示诸侯的正妻所生的长子,也称太子,清代则封亲王的嫡长子为世子。

太孙:皇帝的长孙称太孙。历代王朝往往于太子殁后册立太孙为预定之皇位继承人。

公主:帝王之女的称号。始于战国,汉制规定,皇帝之女称公主,帝之妹称长公主,帝姑称大长公主,后历代大致沿用。

翁主:汉代制度,诸王之女称翁主,即后世的郡主。

附马:皇帝的女婿称驸马,非实官。清代称“额驸”。

4、官场称谓

宰相:我国封建社会主管政事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意为君主的最高幕僚、百官的首长。

丞相:官名。长期以来丞相常用作宰相的通称,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

太尉:官名。秦时的太尉为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汉初与丞相、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东汉又与司徒、司空并为三公。后代沿置,但一般为加官而无实权,至明代废。

侍郎:官名。汉武帝时始置的郎官,是常侍皇帝左右的近臣。

郎中:官名。始设于秦,在宫闱中掌皇帝宿卫。自隋代,为各司的主官,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部员。

卿:古代高级*或爵位的称谓。

将军:官名。春秋时,诸侯以卿统率军队,始有将军的称呼。后用于都督军事的武官。

太师:官名。古代三公之一(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加官,仅示荣宠而无实职。太师还是辅导太子的官,称太子太师。

太傅:官名。古代三公之一,名同太师。西汉时把辅导太子的官称为太子太傅。

巡抚:官名。始置于明太祖朱元璋,职能同于**巡抚地方的“钦差大臣”。

总督:是管辖一省或数省军政的地方最高长官。

都督:汉末始设。三国时都督为率兵打仗的将帅,魏晋以后,都督成了驻地的刺史,成了辖区的军政总首长。

钦差大臣:明代由皇帝亲自派遣临时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称钦差大臣。

节度使:官名,武将统兵出战称总管,无事时镇守边地则称大都督。唐代,节度使权力不断增大,形成所谓“藩镇割据”。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讳即是侍中。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 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交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拓展资料:

中国号称文明古国,世人誉之为礼仪之邦、君子之国,即使是在唇*舌剑的论战中,我们的先人也同样讲究语言美。《礼记·仪礼》道:“言语之美,穆穆皇皇。” 从称谓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人对宗法礼制、尊卑长幼等礼法习俗的重视,对官职、科举的表示方式。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称呼既反映出了人们对于成功的观念,又透射着一种“自卑下之道”的“谦恭精神”,这种人生精神,必定要在人们的语言、称呼中体现出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古代文化常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7:28

中国古代称谓大全(一)直接用敬称常用的有:“汝、尔、子、而、公、君”等。(二)用名词做尊称的有:“先生、吾子”;用对方所在的处所或手下的人来代表对方,有“足下、陛下、阁下、执事、左右”等;用官职身份尊称对方的,如“大王、大夫、将军、公子”等。(三)用形容词来称呼的有: 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贤弟、贤妻;仁兄、仁弟;贵体、贵姓、贵庚;高朋、高亲、高邻、高见;大礼、大作、大驾。
二、谦称:谦称是谦虚的自称,分两种:一是:“我”,分四类::一类是用自己的姓或名表示谦下用姓、用名。二类是用“臣、仆、某、小人”自称,表示歉下。三类是妇女往往用“妾、婢、奴、奴婢”等表示歉下。四类是君主常用“寡人、不毂、孤”表示谦下。二是称呼与自己有关的人物,分三种:一是用形容词来修饰,以示谦下,常见的有: 愚兄、愚弟、愚见、愚意;敝国、敝邑;贱体、贱躯、贱息(在皇帝面前称自己的儿子)、贱内;小女、小儿、小号。微臣;卑职。二 是用动词来修饰表示谦下,常见的有: 窃思、窃念、窃闻;伏惟(趴在地上想,在下对上或晚辈对长辈陈述想法时用)、伏闻。三 是用名词示谦下。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的兄长用“家”,“家父、家君、家尊、家严”都可用于称自己的父亲;“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是称自己的哥哥。在别人面前称呼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亲属用“舍”,“舍弟”就是自己的弟弟,“舍侄”就是自己的侄辈。“家”、“舍”都可译成“我的”。
三、其它称谓
自称是在别人面前称呼自己。帝王自称“寡人”,老人自称“老朽”,年幼者在年长者面前自称“小弟”,和尚自称“贫道、贫僧”,一般人自称“鄙人”。谦称都属于自称。他称是称呼别人。如称陪伴新娘的女子为“伴娘”,称贵族妇女为“仕女”,“夫人”在古代称诸侯的妻子,后来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称年老男子为“老丈”,称年轻男子为“郎君”。尊称都属于他称。鄙称是用轻蔑的口吻称呼别人,如“竖子、小子、女流。”专称是某些约定俗成的称谓。如称砍柴的为“樵夫”,称船夫为“舟子”,称国家的杰出人物为“国士”。代称是借用别的称谓代替本来的称谓.如用“巾帼”代称女子,用“梨园”代称戏班,用“俳优”代称滑稽演员。代称属于修辞上的借代手法。惯称是用约定俗成的习惯称谓称呼某人。如“老庄”是指老子(李耳)和庄子(庄周)及其学说,“郊寒岛瘦”是指孟郊和贾岛。
不同年龄人的称谓: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2至3岁称孩提。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10岁以下称黄口。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标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不惑之年。50岁称知命之年。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70岁称古稀之年。80岁称杖朝之年。80至90岁称耄耄之年。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社交用语和交友称谓: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对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中途先走用“失赔”;赠送作品用“斧正”。
亲友间礼貌称呼 父母同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弟、舍姐、舍妹。 兄弟代称昆仲、手足。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虽人兄妹称:令兄、令妹。虽人儿女称:令郎、令媛。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草堂。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夫妻一方去世称:丧偶。老师称:恩师、夫子。学生称:门生、业。学校称:寒窗、鸡窗。同学称:同窗。古代年龄称谓小集:襁褓:不满周岁。孩提:两至三岁。始龀、髫年:女孩七岁。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垂髻之年:指儿童。黄口:十岁以下。幼学:十岁。金钗之年:女孩12岁。豆蔻年华:女子13岁。志学:15岁。及笄:女子15岁。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16。弱冠:20岁。桃李年华:女子20岁。花信年华:女子24岁。而立:30岁。不惑:40岁。天命:50岁。知非之年:50岁。耳顺、花甲之年:60岁。古稀:70岁。耄耋:80、90岁。期颐:百岁之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7:28

父母同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

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姐、舍弟、舍妹。

兄弟代称昆仲、手足。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

别人兄妹称:令兄、令妹。

别人儿女称:令郎、令爱(令嫒)。

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

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

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草堂。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老师称:恩师、夫子。

学生称:门生、受业。

学校称:寒窗、鸡窗。

同学称:同窗。

资料扩展:

尊称:也叫敬称,是对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针对不同的对象,称呼可有多种,谈话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表示尊称所用的词叫做敬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尊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7:29

令尊,令堂,令郎,令爱,贤弟,贤侄,高朋,高邻,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舍弟,舍妹,小弟,小儿,小女,小店,愚兄,敝人,鄙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7:30

令尊 令郎 令千金 令爱 令媛 拙襟 相公 娘子 犬子 贱内 鄙人 老夫 本宫 朕 寡人 学生 夫子 先生 大人 贤伉俪 在下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