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websocket服务能与socket服务通信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3:44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5-12 05:45

这次给大家带来WebSocket的使用详解,使用WebSocket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就是实战案例,一起来看一下。

WebSocket初识
一:认识websocket
websocket是html中一种新的协议,它实现了真正的长连接,实现了浏览器与服务器的全双工通信(指在通信的任意时刻,线路上存在A到B和B到A的双向信号传输)。
现在我们接触的协议大多是htttp协议,在浏览器中通过http协议实现了单向的通信,浏览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在响应,一次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请求就结束了,服务器不能主动响应客户端,主动往客户端返回数据,而在某些需求上要实时刷新数据,获取服务器上的最新数据,显示给客户端。为了实现这样的需求,大多数公司使用了轮询的技术。轮询技术,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如1秒)由浏览器发出http request,服务器再将最新数据返回给浏览器,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刷新,很明显,通过这种技术实现的伪长连接,存在着一些缺陷,每隔一段时间的http request,不见得每一次的请求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客户端不会知道服务器上的数据有没有更新,这样在多次请求当中肯定会存在无效的请求(上一次请求回来的数据跟本次的完全一样)。
可见轮询这种技术,存在很大的弊端,而websocket实现了真正的长连接,服务器可以主动向客户端发送数据,正是这样的特点,就能很好的实现这种需求,当服务器有数据变化时,服务器就可以将新的数据返回给客户端,没有无效的请求回复。
在实现websocket连线过程中,需要透过浏览器发出websocket连线请求,然后服务器发出回应,这个过程通常称为“握手”(handshaking)。

这里写图片描述

二:java实现websocket
1.服务器端实现
JSR356 的 WebSocket 规范使用 javax.websocket.*的 API,可以将一个普通 Java 对象(POJO)使用 @ServerEndpoint 注解作为 WebSocket 服务器的端点,代码示例如下:
@ServerEndpoint(value=”/chatServer”)
public class Chat {
private static Set sessions = Collections.synchronizedSet(new HashSet());
private static List messages = 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new LinkedList());

private HttpSession httpSession;
@OnOpen
public void onOpen(Session session,EndpointConfig config) {
 //to do somthing
}
@OnMessage
public void onMessage(String message, Session session) {
}
@OnClose
public void onClose(Session session, CloseReason reason) {
}
@OnError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t) {
}
}

代码解释:
上文的简洁代码即建立了一个 WebSocket 的服务端@ServerEndpoint(“/chatServer”) 的 annotation 注释端点表示将 WebSocket 服务端运行在 ws://[Server 端 IP 或域名]:[Server 端口]/demo/chatServer的访问端点,客户端浏览器已经可以对 WebSocket 客户端 API 发起 HTTP 长连接了。
使用@ServerEndpoint 注释的类必须有一个公共的无参数构造函数, @onMessage 注解的 Java 方法用于接收传入的 WebSocket 信息,这个信息可以是文本格式,也可以是二进制格式。
@OnOpen 在这个端点一个新的连接建立时被调用。参数提供了连接的另一端的更多细节。Session 表明两个 WebSocket 端点对话连接的另一端,可以理解为类似 HTTPSession 的概念。
@OnClose 在连接被终止时调用。
使用注解方式很方便的建立了一个websocket 的服务器端,虽然代码简易,但在自己练习过程中,也是莫名其妙遇到很多问题,例如无论如何也连不上服务器,客户端只是报404错误,找不到。但是回头检查服务器端代码,貌似也没有什么问题,上网搜寻答案也没有符合自己想要的解决这种问题的答案,应该很多人都遇到了这种问题,很困惑。
不过,websocket实现的服务器端确实很好的实现一些特定的需求。
2.客户端实现
客户端是通过js代码连接服务器,首先得在服务器端建立一个websocket对象,再去连接服务器。
代码:

/******************************************************/ var msgContaine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sgContainer”); // 服务器地址 var wsUrl = “ws://127.0.0.1:8080/demo/chatServer”; // 创建WebSocket对象 var webSocket = new WebSocket(wsUrl); // 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webSocket.onopen = function() { 
 console.log(“与服务器连接成功!!”); } // 接收到服务器传来的消息 webSocket.onmessage = function(mes) {
} // 服务器关闭 webSocket.onclose = function() { 
 console.log(“close!”); } // 服务器异常 webSocket.onerror = function() { 
 console.log(“error!”); } // 浏览器刷新或者关闭时,先关闭当前页面的webSocket对象 window.onbeforunload = function() { 
 webSocket.close(); } // 发送消息 function send() { webSocket.send(jsonMsg); } /******************************************************/

代码(var webSocket = new WebSocket(wsUrl);)是在申请一个 WebSocket 对象,参数是需要连接的服务器端的地址,同 HTTP 协议开头一样,WebSocket 协议的 URL 使用 ws://开头,另外安全的 WebSocket 协议使用 wss://开头。
WebSocket 对象一共支持四个消息 onopen, onmessage, onclose 和 onerror,有了这 4 个事件,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很轻松的驾驭 WebSocket。
当 Browser 和 WebSocketServer 连接成功后,会触发 onopen 消息;如果连接失败,发送、接收数据失败或者处理数据出现错误,browser 会触发 onerror 消息;当 Browser 接收到 WebSocketServer 发送过来的数据时,就会触发 onmessage 消息,参数 mes中包含 Server 传输过来的数据;当 Browser 接收到 WebSocketServer 端发送的关闭连接请求时,就会触发 onclose 消息。我们可以看出所有的操作都是采用异步回调的方式触发,这样不会阻塞 UI,可以获得更快的响应时间,更好的用户体验。

相信看了本文案例你已经掌握了方法,更多精彩请关注Gxl网其它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如何使用H5的dataset

如何使用css3实现3d立体特效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2 02:53

不同的 WebSocket 客户端如何把消息给另一个客户端的,那么自然,通过所谓的 Socket 客户端也同样传送消息。

如果你不懂这个意思,那么就先把你自己的WebWocket服务器端如何处理两个客户端聊天的流程写出来,在这个基础上再说。如果看不出你的这个基础是如何设计那,那就无法设计所谓socket与websocket客户端之间的沟通了。

另外要说明一下,在windows上,要使用TcpListener,因为它集成了IOCP。不要使用Socket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2 04:11

Socket,WebSocket,Http,Tcp等这些我们已经听的耳朵有茧了,但是用得时候还是复习一下吧。
大学学习网络基础的时候老师讲过,网络由下往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通过初步的了解,我知道IP协议对应于网络层,TCP协议对应于传输层,而HTTP协议对应于应用层,三者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可比性,socket则是对TCP/IP协议的封装和应用(程序员层面上)。也可以说,TPC/IP协议是传输层协议,主要解决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而HTTP是应用层协议,主要解决如何包装数据。关于TCP/IP和HTTP协议的关系,网络有一段比较容易理解的介绍:
“我们在传输数据时,可以只使用(传输层)TCP/IP协议,但是那样的话,如果没有应用层,便无法识别数据内容,如果想要使传输的数据有意义,则必须使用到应用层协议,应用层协议有很多,比如HTTP、FTP、TELNET等,也可以自己定义应用层协议。WEB使用HTTP协议作应用层协议,以封装HTTP文本信息,然后使用TCP/IP做传输层协议将它发到网络上。”
而我们平时说的最多的socket是什么呢,实际上socket是对TCP/IP协议的封装,Socket本身并不是协议,而是一个调用接口(API),通过Socket,我们才能使用TCP/IP协议。实际上,Socket跟TCP/IP协议没有必然的联系。Socket编程接口在设计的时候,就希望也能适应其他的网络协议。所以说,Socket的出现只是使得程序员更方便地使用TCP/IP协议栈而已,是对TCP/IP协议的抽象,从而形成了我们知道的一些最基本的函数接口,比如create、listen、connect、accept、send、read和write等等。网络有一段关于socket和TCP/IP协议关系的说法比较容易理解:
“TCP/IP只是一个协议栈,就像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一样,必须要具体实现,同时还要提供对外的操作接口。这个就像操作系统会提供标准的编程接口,比如win32编程接口一样,TCP/IP也要提供可供程序员做网络开发所用的接口,这就是Socket编程接口。”
关于TCP/IP协议的相关只是,用博大精深来讲我想也不为过,单单查一下网上关于此类只是的资料和书籍文献的数量就知道,这个我打算会买一些经典的书籍(比如《TCP/IP详解:卷一、卷二、卷三》)进行学习,今天就先总结一些基于基于TCP/IP协议的应用和编程接口的知识,也就是刚才说了很多的HTTP和Socket。
CSDN上有个比较形象的描述:
HTTP是轿车,提供了封装或者显示数据的具体形式;
Socket是发动机,提供了网络通信的能力。
实际上,传输层的TCP是基于网络层的IP协议的,而应用层的HTTP协议又是基于传输层的TCP协议的,而Socket本身不算是协议,就像上面所说,它只是提供了一个针对TCP或者UDP编程的接口。
下面是一些经常在笔试或者面试中碰到的重要的概念,特在此做摘抄和总结。
一什么是TCP连接的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握手过程中传送的包里不包含数据,三次握手完毕后,客户端与服务器才正式开始传送数据。理想状态下,TCP连接一旦建立,在通信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主动关闭连接之前,TCP连接都将被一直保持下去。断开连接时服务器和客户端均可以主动发起断开TCP连接的请求,断开过程需要经过“四次握手”(过程就不细写了,就是服务器和客户端交互,最终确定断开)
二利用Socket建立网络连接的步骤
建立Socket连接至少需要一对套接字,其中一个运行于客户端,称为ClientSocket,另一个运行于服务器端,称为ServerSocket。
套接字之间的连接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服务器监听,客户端请求,连接确认。
1、服务器监听:服务器端套接字并不定位具体的客户端套接字,而是处于等待连接的状态,实时监控网络状态,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2、客户端请求:指客户端的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要连接的目标是服务器端的套接字。为此,客户端的套接字必须首先描述它要连接的服务器的套接字,指出服务器端套接字的地址和端口号,然后就向服务器端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
3、连接确认:当服务器端套接字监听到或者说接收到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时,就响应客户端套接字的请求,建立一个新的线程,把服务器端套接字的描述发给客户端,一旦客户端确认了此描述,双方就正式建立连接。而服务器端套接字继续处于监听状态,继续接收其他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
三HTTP链接的特点
HTTP协议即超文本传送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是Web联网的基础,也是手机联网常用的协议之一,HTTP协议是建立在TCP协议之上的一种应用。
HTTP连接最显著的特点是客户端发送的每次请求都需要服务器回送响应,在请求结束后,会主动释放连接。从建立连接到关闭连接的过程称为“一次连接”。
四、TCP和UDP的区别(考得最多。。快被考烂了我觉得)
1、TCP是面向链接的,虽然说网络的不安全不稳定特性决定了多少次握手都不能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但TCP的三次握手在最低限度上(实际上也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而UDP不是面向连接的,UDP传送数据前并不与对方建立连接,对接收到的数据也不发送确认信号,发送端不知道数据是否会正确接收,当然也不用重发,所以说UDP是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一种数据传输协议。
2、也正由于1所说的特点,使得UDP的开销更小数据传输速率更高,因为不必进行收发数据的确认,所以UDP的实时性更好。
知道了TCP和UDP的区别,就不难理解为何采用TCP传输协议的MSN比采用UDP的QQ传输文件慢了,但并不能说QQ的通信是不安全的,因为程序员可以手动对UDP的数据收发进行验证,比如发送方对每个数据包进行编号然后由接收方进行验证啊什么的,即使是这样,UDP因为在底层协议的封装上没有采用类似TCP的“三次握手”而实现了TCP所无法达到的传输效率。
简单总结:
HTTP协议:简单对象访问协议,对应于应用层 ,HTTP协议是基于TCP连接的。
TCP协议: 对应于传输层。
IP协议: 对应于网络层。

TCP/IP是传输层协议,主要解决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而HTTP是应用层协议,主要解决如何包装数据。
Socket是对TCP/IP协议的封装,Socket本身并不是协议,而是一个调用接口(API),通过Socket,我们才能使用TCP/IP协议。

HTTP连接:HTTP连接就是所谓的短连接,即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一次请求,服务器端响应后连接即会断掉;
Socket连接:Socket连接就是所谓的长连接,理论上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一旦建立起连接将不会主动断掉;但是由于各种环境因素可能会是连接断开,比如说:服务器端或客户端主机down了,网络故障,或者两者之间长时间没有数据传输,网络防火墙可能会断开该连接以释放网络资源。所以当一个Socket连接中没有数据的传输,那么为了维持连接需要发送心跳消息~~具体心跳消息格式是开发者自己定义的。

WebSocket
WebSocket是HTML5开始提供的一种浏览器与服务器间进行全双工通讯的网络技术。 WebSocket通信协定于2011年被IETF定为标准 RFC 55,WebSocketAPI被W3C定为标准。
在WebSocket API中,浏览器和服务器只需要要做一个握手的动作,然后,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快速通道。两者之间就直接可以数据互相传送。
现在,很多网站为了实现推送技术,所用的技术都是轮询。轮询是在特定的的时间间隔(如每1秒),由浏览器对服务器发出HTTP request,然后由服务器返回最新的数据给客户端的浏览器。这种传统的模式带来很明显的缺点,即浏览器需要不断的向服务器发出请求,然而HTTP request的header是非常长的,里面包含的数据可能只是一个很小的值,这样会占用很多的带宽和服务器资源。
而比较新的技术去做轮询的效果是Comet,使用了AJAX。但这种技术虽然可达到双向通信,但依然需要发出请求,而且在Comet中,普遍采用了长链接,这也会大量消耗服务器带宽和资源。
面对这种状况,HTML5定义了WebSocket协议,能更好的节省服务器资源和带宽并达到实时通讯。
握手协议
在实现Websocket连线过程中,需要透过浏览器发出Websocket连线请求,然后服务器发出回应,这个过程通常称为“握手” (handshaking)。
PS:后期的版本大多属于功能上的扩充,例如使用第7版的握手协议同样也适用于第8版的握手协议。
浏览器请求
GET / HTTP/1.1
Upgrade: websocket
Connection: Upgrade
Host: example.com
Origin: null
Sec-WebSocket-Key: sN9cRrP/n9NdMgdcy2VJFQ==
Sec-WebSocket-Version: 13
服务器回应
HTTP/1.1 101 Switching Protocols
Upgrade: websocket
Connection: Upgrade
Sec-WebSocket-Accept: fFBooB7FAkLlXgRSz0BT3v4hq5s=
Sec-WebSocket-Origin: null
Sec-WebSocket-Location: ws://example.com/
原理
在请求中的“Sec-WebSocket-Key”是随机的,服务器端会用这些数据来构造出一个SHA-1的信息摘要。
把“Sec-WebSocket-Key”加上一个魔幻字符串“258EAFA5-E914-47DA-95CA-C5AB0DC85B11”。使用 SHA-1 加密,之后进行 BASE-编码,将结果做为“Sec-WebSocket-Accept”头的值,返回给客户端。
客户端的Websocket对象一共绑定了四个事件:
1、onopen:连接建立时触发;
2、onmessage:收到服务端消息时触发;
3、onerror:连接出错时触发;
4、onclose:连接关闭时触发;
有了这4个事件,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很轻松的驾驭websocket,并且需要说明的是websocket支持二进制数据的传输,因此,它远不止聊天室应用这么简单。
WebSocket API是下一代客户端-服务器的异步通信方法。该通信取代了使用ws或wss协议的单个的TCP套接字,可用于任意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程序
WebSocket API最伟大之处在于在任意时刻服务器和客户端可以相互推送信息。WebSocket并不限于以Ajax(或XHR)方式通信,Ajax技术需要客户端发起请求,而WebSocket服务器和客户端可以彼此相互推送信息;XHR受到域的*,而WebSocket是允许跨域通信。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