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28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9:45
磁铁遇热会失去磁性。磁和电子是分不开的,运动的电子周围就有磁,这叫电磁效应,磁铁烧红后,它内部的分子热得乱窜,破坏了电子运动的方向性,电磁效应互相抵消,整块“磁铁”就不再显示磁性。
实验证明,磁铁烧红后,它就失去了磁性。因为当磁铁和磁石的温度升高时,它们内部的分子热运动越来越快。当温度升高到某个数值时,剧烈的分子热运动,终于完全破坏了电子运动的方向的规律性,磁铁的磁性也就消失了。
金属学家把磁铁和磁石完全消失磁性的温度称为"居里温度"。钢铁的居里温度是770℃。
扩展资料
铁磁性材料有磁性的原因: 从物质构成来讲,一切物质都是由它的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而电子在不停地自转和绕原子核旋转,电子的这两种运动都会产生磁性。
由于它们运动的方向各自不同、杂乱无章,使物质内部的磁效应相互抵消。因此,物质在正常情况下,并不呈现磁性。
但是,在外界的磁场作用下,铁、镍、钴铁磁材料内部本来各自运动的电子,唰地一下排得整整齐齐,这时,电子旋转运动产生的磁效应,与外界磁场方向一致,这些物质就呈现出磁性。
而铜、铝、铅等等非铁磁材料中的电子,尽管外加再强的磁场,却好像一群不听话的顽皮孩子,不肯听从"口令"而"整齐列队",仍然自由自在地在杂乱运动着,所以也就没有磁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9:45
你看看磁性是怎么产生的,自然就知道为什么会失去了,磁铁的磁性的产生原理是这样解释的:一般物体内部都有很多的微小电流环(比如电子圆周运动形成一个电流回路),而这些电流回路都会产生相应的磁效应,由于一般物体内部电流回路产生的磁场的方向是杂乱无章的,各个方向的磁场强度互相抵消,所以宏观上该物体表现为无磁性;由此可以想到,磁铁的磁性是由于物体内部的一部分微小回路因为某种原因(比如长期将无磁性的铁块放在不变的磁场中)得到一定的排列,在一个方向上的总磁场强度大于其他方向,所以表现出磁性。高温会使磁铁内部分子运动加剧,打乱内部分子排列,就会使磁铁失去磁性,这是居里夫人发现的,所以把磁铁的高温退磁点叫做该磁铁的居里温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9:46
如高温或震动等,使磁极分子失去原有规则的排列,因而失去磁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9:46
不是永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