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1: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4 03:08
《题焚经台》的作者应该是唐朝诗人无名氏。
诗词正文
门径萧萧长绿苔,一回登此一徘徊。青牛谩说函关去,
白马亲从印土来。确实是非凭烈焰,要分真伪筑高台。
春风也解嫌狼藉,吹尽当年道教灰。
“吹尽当年道教灰”,是说佛道斗法,佛胜出了,道是本土的,而佛是外域的,才给后来的三教归一创造了条件,三教合一并不是为了挑战儒学。
1、唐初,推崇道教,因为道教讲究无欲无为,适合封建社会的愚民,使百姓安于现状。并一直佛教发展。
2、佛教传入中土很早,但在唐太宗之后,佛教开始盛行,这和唐三藏多少有点关系。
3、中国并不承认儒学是一个宗教。但是从某种意义上,儒学和宗教有一定相似之处。并在汉朝就确定了其统治地位。
4、之所以会有三教合一的现象,是因为士大夫阶层对三个宗教都有着较多的接触,并且从中寻求单纯的儒教找不到的心灵归宿。统治阶层也大力鼓励三教发展,以进一步巩固其统治地位。就拿苏轼来说:苏轼在朝野之时,采用佛教积极向上的心态做事;罢官后,才有道教思想无欲无求;本身有兼有儒家理学思维,是名副其实的三教合一。
总之,三教合一,在统治阶层是为了加强正统思想;在士大夫阶层是为了在不同环境下寻求不同的理论作为入世或出世的根据,达到心理平衡;在市井阶层,信封宗教多是为自己或亲友平安幸福等着想,拜神以求心灵安慰。三教相互制衡,又相互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