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5: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2 22:04
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多元化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成为趋势,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如微博、微信和抖音等,使得传统媒体的受众日趋分散。在这种环境下,传统媒体“把关人”面临的传播环境不断更新,如何重新审视这一传统角色,如何与时俱进地选择新闻信息,编辑稿件,策划组织报道,成为“新把关人”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把关人”理论的新发展以及新的定位。
“把关人”理论是传播学的基本原理,由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一概念引入新闻传播领域,认为传媒组织成为实际的“把关人”,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能与受众见面,起着决定信息传递的作用。从此,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影响着新闻实践。
在多媒体融合的新媒体时代,需要“新把关人”来强化把关人角色。随着科技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传播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是新闻信息传播方式越来越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内容越来越丰富,传播精度也越来越高。这种特点需要新的把关人。具体来说,包括媒体大融合的时代需要强化“把关人”角色,媒体激烈竞争的格局也更需要“新把关人”,以及网络的匿名性使传媒领域信息泛滥。
新媒体环境下,把关人理论也发生了变化。把关人这一主体逐渐泛化,传统媒体的作用仍突出,把关节点逐渐发展成从事前到事后,把关程序越来越趋于简化。同时,网络传播把关弱化的原因包括传播主体扩大化、传播模式网络化,非新闻行业人员流入,网编素质良莠不齐。
网络传播把关弱化的影响包括信息泛滥、虚假新闻、新闻失实。为了加强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作用,需要网络编辑的把关,网民个人的把关,以及的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