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谁被"毒舌"钻了心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2:2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02:52

中国人常说“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然而近年来中国的各种歧视有愈演愈烈之势,其中地域歧视尤为严重。

城里人觉得农村人土,南方人觉得北方人野蛮,上海人瞧不起其余地方的人,深圳人总觉得他们要比旁人优秀,北京人驱逐东北人,各地方的人都把河南人当成骗子……地域歧视,真常见也真伤人。

地域歧视虽古已有之,但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地方像今天的河南人这样遭受如此严重的地域歧视,河南人几乎每次都是躺着也中。

例如,某商品交易会上赫然出现“河南人免谈”的告示牌;某献血站拒绝河南人献血(以身份证为凭);某明星交了一个河南籍对象,被父母拆散;某小区物业的保安将河南人当作重点防范对象;某派出所捉到一名来自河南的小偷,一顿暴打(其它地方的小偷无此“关照”)。类似歧视河南人的情况还很多。

这种基于地域差异而形成的“区别对待”,并非只针对河南人。长期以来,北京人、上海人、东北人、广东人都被扣上了各种偏见的帽子。湖北,川东,贵州,湖南等地,也多因打工人口问题而不招其它地区待见。

中国人“不但歧视,而且敢于歧视”。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歧视不算是个问题,城市人歧视农村人、本地人歧视外地人。文艺作品和公共空间里也充满了各种地域奚落,甚至不乏对残疾人、病人等弱势群体的嘲笑。

歧视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地域歧视其实是一种“社会刻板印象”,笑话、谣言等口述记忆加深地域偏见由于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从地区差异过渡到地域歧视,则存在一个“刻板印象”的构建过程。

经济水平的差异是刻板印象形成根源,地区发展差异和资源争夺形成不同人群的优越感和羞辱感这种刻板印象,固然与各地区的地方传统,文化差异存在关系,但最密不可分的是其经济发展水平。无论是在本国内部,还是国际之间,受歧视一方的经济水平多比较落后。地域歧视,其实是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文化表现。地区发展差距导致了急速的社会流动,社会流动带来对资源的争夺,呈现到社会心理上,就形成了优势地区人群的优越感和弱势地区人群的羞辱感,歧视也由此产生

在中国一些地区,现象盛行,出国人员滞留不归,导致了国际社会对这些地区,比如福建省,有不同程度的签证歧视。河南、湖南、湖北等外出务工大省,也因此而不得不直面本地人因利益冲突而自发产生的“排外心理”。

地域歧视下的“中国式观念”
中国人“嫌贫爱富”,权力中心和财富中心的地理位置成身份标识,即使是京城卖冰棍的小贩照样优越感十足,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歧视本不算是个问题。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有高达30.6%的人认为身边存在着地域歧视,且很多人还存在着歧视的行知矛盾。

中国人的地域歧视,离不开“嫌贫爱富”和对权力中心的追逐。古代的等级观念所依附的都是身份,财富排在其次。随着政权控制力的加强和通过权力获取财富能力的加强,今天的等级观念主要体现在权力和财富的差异上,而国人攀附权贵的惯有思维又使得等级观念带有更浓厚的地域色彩距权力中心和财富中心的地理距离也成为了身份的一种标志。所以京城里卖冰棍的小贩自然可以看不起外地人,不论你是务工还是来旅游。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更是天经地义的了。

受儒家教育和意识形态宣传影响,国人容易“标签化”地看问题,地域歧视恰恰是自卑的体现传统社会所依赖和仰仗的族群观念,儒家社会所强调的“家”观念和宗族关系,加上官方长期推行的意识形态化的“集体主义”宣传,导致人的个体权利和个人价值被忽视,不具备成熟的“公识”。而地域意识,以地域为标签识别人群的“非我”“他者化”等集体无意识,则造就了地域歧视所依赖的心理基础。

在地域歧视里,无论是自我感觉良好,还是自卑的个人,都往往不会简单将之归结为个人原因,而会笼统地推到地域,环境等更虚的社会因素。这就和韩寒刚出道时的骂战一样,但凡对骂,总不是针对个人,而是要拉上整个群体,比如“80”后怎么样云云。在地域攻击中,动辄拉上整个省份的人来做垫背,这种标签化,披上群体外衣来打架的行为,其实是自卑的体现。

谁还在“固化”地域歧视

政治上的制度性歧视是罪魁祸首,新中国成立后,带有强烈计划经济色彩的地方经济比原来的自然经济更具排外性,等级观念也并没有很好地消除。北京成为了政治中心,上海在调配下建成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这些不同程度上的政治倾斜,并没有惠及所有地区。

与此同时,作为传统“粮仓”的河南,则仅仅是被国家发展战略定位为“确保农业基础”,其开放程度在中部6省中最低,2006年末的数据显示其开放指数仅为2%,远低于国内平均水平。在明、清乃至时期,对河南的系统性偏见其实是很少的。

户籍制度等制度为地域歧视提供政治保障,与户籍捆绑的福利差距更强化了地域心态的不平衡在进行地区经济区别化对待的同时,户籍制度、收容制度、暂住证、外来人口的管理制度、外地企业的准入制度等制度也相继出台,以确保经济社会的稳定。然而,这也给地域歧视提供了制度保障,强化了地区间的差异。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搭配上户籍制度,使山东等人口大省的学生,考上同样大学需要比北京上海考生多几十甚至上百分。早期,中国很多地区,地区性公务员主要招收本地户籍人员,甚至曾出现部门的公务员只招收持北京户口的人,农村户口更是不予考虑。而论及城乡之间的差距,据全国教科文卫专委会委员马力介绍,在医疗、养老以及教育、社会保障、就业等一系列福利制度上,就全国而言,农村和城市福利待遇人均差别是33万。

从心理学上来讲,团体心理,包括地域偏见,都是来自对安全感和自我认同的需要。在中国这个目前还缺乏普世价值的社会里,人们心中没有一个进行自我认同的“标准”。没有标准就无所谓“认同”,但是缺乏对自身的认同又会让人失去“安全感”。在缺乏标准的前提下,只好去和别人比较,从中得到心理上的安慰。这些,都会催生比较,进而引发歧视,且不会自行解套,只会越演越烈。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