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2-21 11: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5分钟前
张廷尉张释之,本是堵阳人,字季,与其兄仲同居。他以财产为骑郎,奉事孝文帝,但十年间未能调任,不为人所知。张释之欲辞官归家,中郎将袁盎认为他贤能,不忍他离去,於是请求将他迁任为谒者。张释之朝见後,随即向皇帝陈述有利於时事的议题。文帝让他言简意赅,务实可行。张释之谈论秦汉交替间的政事,分析秦失汉兴的原因,文帝称善,遂拜他为谒者仆射。张释之随行至虎圈,上问上林尉关於禽兽簿的问题,而尉左右顾视,无法对答。虎圈啬夫从旁代答,详细说明,显示其口才流畅。文帝评价啬夫才不配位,乃诏令张释之将啬夫晋升为上林令。张释之却问起周勃与张相的品德,文帝皆答以「长者」。张释之指出,长者言事往往不能出口,与啬夫的善言相比,长者显得不够实际。他认为任用口辩之士,恐引发风尚,只重口辩而无实质。此後,文帝未再晋升啬夫。张释之陪同皇帝出游,途中指点新丰道,并让慎夫人击瑟,自己倚瑟而歌,其情惨怀。文帝对此颇有感慨,张释之则提出厚葬非圣贤之道,使人心生惧意。文帝後拜张释之为廷尉。有时,皇帝出游中渭桥,有人从穚下出,使马惊。张释之处理此事,判此人犯跸,应罚金。文帝怒其重判,张释之则解释法律是天子与天下共守,不宜轻改。文帝最终同意张释之的判决。有时,皇帝对盗取高庙坐前玉环的事件感到愤怒,张释之根据律法判此人应处弃市之刑。皇帝认为此判过轻,张释之则提出轻重有别,应按逆顺差别判刑。文帝最终同意张释之的判决。後文帝崩,景帝立,张释之称病,恐遭大诛。後见景帝,景帝未加过问。张释之恐惧,终身未再为官。其子张挚字长公,官至大夫,因不能取容於当世,终身不仕。冯唐以其孝著称,为中郎署长,奉事文帝。文帝乘辇经过,询问冯唐家在何处,唐实话相告。文帝感念赵将李齐之贤,问唐是否知晓,唐直言李牧更为优秀。文帝於是询问冯唐是否认为自己能用廉颇、李牧为将。冯唐指出,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难以任用。後匈奴大举侵入朝那,杀北地都尉昂,景帝忧心匈奴之事,再次向冯唐询问。冯唐则进一步解释,古代派遣将军时,将军拥有边境之内的自主权,军功爵赏皆在外决定,归来後再上奏。他以李牧为例,分析其如何得享全权,最终使赵国接近成为霸主。然而,赵王迁即位後,听信郭开之言,最终杀害李牧,令赵败士北,为秦所灭。现在,冯唐听到魏尚为云中守,军市之租専用於饷士卒,并有私养钱,以至匈奴远避云中之塞。他认为,军士为庶人之子,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合即被文吏以法绳之,赏罚不公。他认为文帝的法律太明,赏赐太轻,罚则太重。他建议景帝改正,景帝遂赦免魏尚,并重新任命他为云中守,同时拜冯唐为车骑都尉。景帝即位後,以冯唐为楚相,後免官。武帝即位,求贤良,举荐冯唐,但当时冯唐已年逾九旬,不能再为官,遂以冯遂为郎,字王孙,亦为奇士,与冯唐友善。太史公评论张季之言长者,守法不阿意;冯公之论将率,有味哉!张季与冯公之言,可著廊庙。太史公认为张季、冯公之言行,近於古圣贤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