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8:0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5 06:54
《复活的军团》观后感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一首《无衣》,让我们再次回到那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我仿佛再次看到了数以万计的秦军士兵,高唱着这首战歌,挥舞着手中的兵器,斩杀着自己面前的敌人。
千百年来,无数的学者在困惑,一个位居周朝西北边陲的小国,如何在短短的几十年间统一了六国,并把其国土大面积的扩张。看过这个记录片后,相信很多人心中的谜团已然解开。
秦人组成了一个伟大的部落,他们造就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团——秦军。这是一个无坚不摧的利刃,就是他们一手打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秦。当时的秦军拥有最先进的军事理念,他们的建制几乎可以和现在的军队相媲美,他们所创造的军阵,近可攻,退可守。他们的钢铁般的意志,无坚不摧的信念,帮助他们赢得了军团的一次又一次胜利。正是这个创造的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然而,这个纪录片最让我震撼的远不止这些。
商鞅,一个从魏到秦的法家学者,当年只身带着一本《法经》入秦,就是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带给了秦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史*载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曾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从经济和*两方面进行改革。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之法;推行县制,废除分封制,确立*集权;改法为律,扩充法律内容。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符合了时代的发展,非常适合一个正待崛起的秦国的需要,成功的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是他告诉秦国的子民,秦人生来的任务除了耕田就是打仗。于是,都江堰、郑国渠水利工程的开辟形成了秦国保障后方的关中、汉中、巴蜀三大粮仓;先进的管理机制“军功受爵制”使秦战士为了使一家飞升而在前线奋不顾身;严酷的重刑思想,使秦国子民各司其职、严谨有序。
战场上的秦军是残暴的,残暴的背后是他们背负着整个民族一统天下的希冀。
战场上的秦军是所向披靡的,所向披靡的背后是多少工人夜以继日制造出的兵工器,是多少农民辛勤耕作保障军粮,是多少军事将领研究出的军阵队形,是多少布衣敢死队的有去无回,是多少英勇少年被送上战场……为了这场统一战争,秦人真可谓是举全国之力,全国从上到下没有一个闲人,要么在前线打仗,要么在后方生产。天道酬勤,这样的执着怎能不感动天地呢?
然而整齐划一的秦军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对手有强有弱,但是秦军不吝血本逐个攻破。在“连横”策略的引导下秦人采取“远交近攻”的方法逐个征服六国。
纪录片出现最多的一个画面令我印象深刻,那是在兵马俑周围出土的各种军械,戈矛,弩箭,青铜兵器,这些武器细致精良,却不是当时最先进的铁制兵器,而是早已被六国淘汰的青铜,这真是让人心生疑惑,难道统一六国的秦军,是一个只知杀戮,装备落后的野蛮部落?不,秦人的青铜兵器远比其他六国的铁制装备更具杀伤力,其军工技术远远领先于其他诸国。由一把91厘米的青铜剑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宁愿铸造已经掌握的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的青铜兵器,也不愿盲目跟风使用当时盛极一时但不好把握的铁制兵器。这就是伟大的秦人智慧所在——扬长避短。
秦军统一的军备,更是让我们汗颜,原来2000多年前的古人就已经开始了西方工业*后才开始的批量化、标准化的生产,尽管只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但是其超前的理念不得不让我们心生敬佩。
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秦人终于统一了六国,但是其扩张疆土的步伐却并没有停止,北建长城,将匈奴铁骑赶至大漠深处;南开灵渠,拓展疆土直至南海;中修直道,完成军事调动和后勤保障一条龙。这些军事工程的建立使秦帝国的统治更加稳固。这一切都曾是别人认为不可完成的任务,都在秦人的手中完成了。尽管耗费民力,但是其历史作用却不容忽略。
然而秦军统一六国后,秦军钢铁般的意志开始消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其两面性的。在秦帝国迅速崛起的同时也埋下了日后导致他灭亡的隐患。多年的战火连绵、严酷重刑的高压*使人民负担过重,怨声载道,民众和统治阶级的矛盾不断升级。终于,公元前209年,随着两个农民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强大的秦帝国开始逐渐的土崩瓦解,曾经横扫整个东亚*的,战无不胜的秦军,在一个叫项羽的人面前以摧枯拉朽之势毁灭。多年的战争耗尽了帝国的国力。从此,历史又开始了他新的轮回。
然而,2000多年前的大秦帝国依然和我们血脉相连,它遗留下来的历史遗迹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使他的子孙后辈直至今天还在享受着令世界瞩目的荣耀。长城依旧雄伟屹立,卫星可鉴。都江堰依旧福泽巴蜀大地,人民可鉴。灵渠依旧承担着长江珠江的运输,大地可鉴。兵马俑依旧是供人类研究不辍的瑰宝,世界可鉴。2000多年前朴实勤劳的秦人带给了我们太多太多,他们用智慧的结晶使子孙后辈们记住了他们,他们用辛勤的汗水使历史永远铭记他们!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这是《复活的军团》片头引用的《诗经·秦风·无衣》,在我看来,也是整部片子最好的注脚。一部史诗应该有这样的襟怀,博大精深,锋芒内敛,无时不给人以千年的灵气,和从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