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越来越多人选择考研,是好还是坏?

2024-10-28 来源:化拓教育网

高等教育的普及当然是好事,但如果我们的产业和消费跟不上,那么学历的贬值,就会成为必然。

一个23岁毕业于985/211的大学毕业生,如果不考研,可能会沦为“能力不行”的嘲笑对象。

这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在今天,越来越多的本科生考研,已经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不读研,不是更为现实的利益考量,反而成了能力不行的象征。

2024年,全国共有438万人报考了研究生。根据统计局数据,2023年研究生招生130.2万人,在学研究生388.3万人,毕业生101.5万人。而在2011年,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仅仅只有56万人。

在差不多十年的时间里,招生人数翻了近乎三倍。

报考研究生的火热,很难只用大环境不好去解释。

我国研究生教育供需两旺,一边是报考人数逐年在上升,但另一边,高校同样也在积极响应。

在清华大学2024年秋季的开学典礼上,校方公布数据称该年本科招生3800人,而硕士研究生则高达9926人;在科大,2024年本科招生2024人,研究生(含博士)则超过1万人。

兰州大学的研究生在校人数在今年也超过了在校本科生人数。

即便是一些没有硕士招生资格的高校,在最近两年为了扩大生源,也开始积极申请硕士点,为了达到主管部门的要求,一些学校甚至鼓励现有教师在职读博,以提高师资中的博士比例。

研究生人数上涨、超过本科生,这个现象被称为“本研倒挂”;这也有悖于一般大家心目中的印象:即一个学校的本科生数量应该多于研究生。

但这也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

研究生超过本科生数量,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大趋势。

但我们的问题在于,研究生越来越多,它符合当下的经济结构和就业预期吗?

要弄懂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明白,人们为什么要选择读研。

许多本科毕业生找不到一份全职工作,可能是导致本科生选择读研的主要原因。宏观上的问题,例如就业形势严峻、学历贬值不好找工作,这是宏观上的问题。

对个体而言,这样的趋势不可能改变,而他们唯一能够改变的,就是自己的学历。

在临近毕业的时候,“预感”自己找不到工作,是许多人选择考研的根本原因。

找不到工作,大家只能选择考研;以及,考研、找工作、考公三手抓,毕业之后总得有一个去处,这也是许多年轻人的普遍心态。

2022年,我国考研人数达到457万人,2021年,这个数字还是377万。和这个趋势一样增长的是我国本科生毕业人数。

从2017年到2022年,本科毕业生读研、考研的比例稳步增长,选择直接就业的逐年减少。在选择读研的学生里,因为“就业困难”或认为研究生毕业有更好的职业发展的比例高达64%。

就业所迫,是决定人们考研的首要因素。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另一个现实。即当下的青年失业率可能还要偏高一些。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一般的研究生是三年制,通过鼓励学生考研、延长在校时长,能够有效降低失业率;如果考虑到读研的学生,那么我们的青年失业率,可能还会更高。

那些没能考上研究生的人怎么办呢?

在小红书上,有人吐槽说,在毕业季的时候,辅导员会要求我们开通一个抖音或者小红书账号,这样就能被算进灵活就业,因为成了博主,零粉丝的博主。

读研,在任何国家都是常态;但起码,年轻人可以用三年时间来做很多提升自我的事情,对他们来说,起码不会浪费或虚度三年。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从功利性的角度来看,研究生期间学到的知识,能否在工作中发挥作用,是一个问题,更大的问题还在于,没人能够知道,这三年时间是否值得。

说到底,人们都在“赌”。

一个赌三年考研,换取更好的就业机会;一个赌三年先就业,领先在起跑线上。

最终的结果,就像薛定谔的猫,在三年之期没到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具体的答案。

根据教育在线发布的报告,截止2023年,往届生考研的比例不断增加,到2023年已经达到了48.44%,在就业形势不断严峻的情况下,一些被大厂开除的员工,也加入了考研的阵容。

考研简单,只需要付出时间即可;但对父母来说,经济压力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不管是支持子女读研深造,亦或是为了子女待业兜底,对父母来说,经济压力都不低。按照国内社会的传统,父母需要负担自己子女的完整教育开支,包括整个高度教育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

而我国高校本科学费在五千人民币到三万人民币之间不等,四年本科时间,仅仅是学费一项开支就需要花费2至12万,每月生活费则取决于父母的经济条件,四年下来和学费的开支也差不多。

而研究生的学费,则更高。

这也造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不等;即那些考研渴望获得更好就业机会的学生,往往是具备较好的经济条件的家庭。

学历贬值,只是人们读研的其中一个理由。

但更多的问题,还在宏观经济上的就业结构性失衡当中。

在就业市场中,工作是不缺的,但对一个本科毕业生来说,要想找到一份工资不低且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则难入上青天。

在新冠病毒后期,我们一度开放地摊经济和多元化就业,但鼓励是一方面,对今天的本科毕业生来说,四年动辄数十万的花费,很难接受自己毕业后进入一家电子厂,成为流水线上光荣的生产工人。

这才是关键的原因。

孔乙己的长衫为什么脱不下来?

不是人们羞于怎么样,而是人们因为收入太低不愿意怎么样。寒窗苦读二十载,花费几十万元,出来后月入几千元一眼望到头,这才是脱不下长衫的关键。

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影响着人们对于就业的选择。

总人口的减少,新生儿的下降,已经导致幼教专业从十年前的香饽饽,变成了今天的“无人问津”。

从韩国的经验来看,由于人口的减少,最终国内大学势必面临招不到足够的学生而关停。但研究生教育则不同,这是一个广袤的市场,就算本科生人数不够,但研究生不限制年龄、不限制背景,这也让高校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一个个体而言,报考研究生最终的目标依然还是那么纯粹,即通过考研能否走出职业的第二春。在收入和职业前景上拥有一个较大的跨度。

从今天的局面来看,这一切依然很难说得清。三年研究生毕业后,没人能够说得清就业市场是好还是坏。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显示全文